明清档案:于无声处说历史
讲述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 孙森林
道光帝秘密立储谕旨匣 光明图片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自古以来,中国便非常重视档案的留存、保护与传承。到明清两朝,与中央集权相匹配的档案文书系统已经很完备,设有专门的档案保管机构,以及皇史宬、内阁大库等档案库房。
明清时期,文书作为传达政令的重要纽带,颇受重视,当时建立了汇抄存查、文书稽查、档案保密等完备的文书档案制度。到清末,明清档案屡经灾厄,大量藏于禁宫的档案屡遭劫掠损毁,部分珍档散佚于世,如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公开售卖内阁大库档案的“八千麻袋事件”,令人扼腕。
新中国成立后,档案也迎来新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前身故宫档案馆除将抗战时南迁的档案运回外,还将散落故宫各处的档案归聚一处,并多方征集和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明清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得以极大扩充,远超内阁大库范畴,形成了存世明清档案的半壁江山。这些档案真实记录了明清时期的国家政务、社会发展、历史事件,体系完备、数量巨大,是价值极高的中国古代文献集萃。
本次“明清档案”专题展出展品69种123件,其中一史馆展品64种117件,国家图书馆5种6件,分为政令文书、古代舆图、宫廷生活、史册典籍等四个主题,精选珍贵档案集中展示。
展览中,很多珍贵档案纷纷“开口”,为观众讲述明清历史风云:专门用于盛放皇帝实录、圣训(明代称宝训)的金匮内为楠木材质并饰以万寿藤花黄绫,外裹鎏金铜皮并錾刻云龙纹图案,华丽精致;清光绪二十年文科大金榜,高0.83米,长19.16米,满汉文合璧,蔚为壮观;现存唯一一件完整的秘密立储匣——道光帝秘密立储匣内贮有道光遗谕,无声言说着清代皇位承袭的秘辛;明崇祯年间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代表了当时天文研究的最高水平,由明朝礼部尚书徐光启及来华传教士汤若望、罗雅谷等人合作完成,见证了中西方科学文化交融……此外,内阁大库档案艰辛辗转的流散与重聚,以及近代学界翘楚、文化名流精心守护的历程也在展览中一一呈现。
这些珍贵档案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世界的精神财富。近年来,除了开设展陈,我们还不断加大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研发建设力度,开发的满文档案图像识别软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开放满汉文全文数据库16个,官方可查阅档案目录达416万条,上线了《清实录》《清会典》两个全文检索数据库,供国内外读者免费使用。我们会努力用更丰富的形式,让这份珍贵文化遗产重焕光彩。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陈雪、陈之殷、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魏玮、韩华、解天龙、吴歆哲)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5日 07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