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力量如此真实可感——记摄影人解海龙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世瑾 时间:2018-11-12 【字体:

2014年6月,安徽省金寨县希望小学。这是1990年5月建立的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

1992年3月,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南岩头村“磨盘小学”全校师生

1993年10月,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周七家小学

近日,由解海龙创办的“龙影廊”落户北京国际摄影艺术科技苑,“我们”主题摄影展也在此开幕。解海龙直言,摄影人这个群体,一直都是把镜头对准自己以外的各个领域,都是用第二或第三人称来表达主观和客观思想情感,而“我们”这个主题影展,是用第一人称——“我们”。摄影人创作的瞬间,体验生活的经历,相聚言欢的时刻被相机记录,留下了一幅幅难忘的影像。

在展厅里有许多熟悉的影像:正在写字的小女孩抬头看向前方,明亮动人的眼睛里透露着专注;一个剃了光头的小男孩安静地坐在桌前,凝神聆听老师的讲解,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眼、紧绷的小脸突显出上课时的严肃不苟;那位双手插兜、酷酷地坐着的小男生双眉紧蹙,神色投入地跟着老师在朗读,从他那满是破洞的棉衣、书包,简陋的桌椅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境况并不太好。这三个场景的主人公分别是“大眼睛”苏明娟、“小光头”张天义、“大鼻涕”胡善辉。他们的人生因为表现自己的三张照片而改变,而那个持照相机的人就是解海龙。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解海龙用自己的相机记录着时代的变化,也是通过他手中的相机引起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关注,推动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慈善行动——“希望工程”的发展。小小的相机,黑白两色的照片,摄影的力量如此真实可感。

“令人喜的片子不如令人思”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颁布实施,社会的角角落落都在发生着变化。解海龙是在1979年拿到了第一台属于他自己的相机,借着时代改革的春风,他眼里都是“活儿”。那时人们的着装、发型、行为方式等等都在发生着变化。“日记已经记录不来这么快、这么多的变化了,但是相机可以啊,它可以真实地记录你生活的变化。”谈起往事,解海龙沉浸于当年按下快门那一刻的兴奋之中。北京龙潭湖公园里,一个赤裸上身练习拳击的年轻人冲着镜头快速击出一拳,超出景深范围的拳套赋予照片一股强劲的冲击力,《拳击手》表现出了时代变革的冲击力;大学恢复招生后,自行车、饭盒、夜校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符号,《夜幕静悄悄》讲述着一代人为了学习知识,为了改变命运而拼搏努力的夜晚;《古与今》记录的是第一座由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玻璃外墙建筑——长城饭店,与它遥相呼应的是一座古朴的亭子,现代化的建筑与传统的亭台相比照,时代变迁的感觉迎面而来。

“令人喜的片子不如令人思。”文化馆辅导员刘加瑞的一句话点醒了解海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是解海龙的创作高峰期,每个月都会拿到奖牌、奖杯。老师的话如同当头棒喝,自此他从否定已有成就开始,收起过往的荣誉,将视线转向基层农村。他与朋友们陆续走过河北、山西和内蒙古多地的农村,他们拍披着羊皮袄系着手巾的农民,拍小井、石碾子,拍风光。也是在这一路中,解海龙找到了自己的“选题”。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标语让解海龙在大雪中坐了半个多小时去思考,“有什么标语,就说明这里有什么问题。”回想起过去自己在其他地区农村的拍摄经历,有很多地方的孩子在该上学的年龄却没去上学,也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在学校里面一起玩耍,有在校外背着弟弟扒着看的孩子。想到这里他更为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些孩子们的故事,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摄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靠社会”

摄影不仅仅能记录生活,表现变化,更重要的是摄影作品可以成为传递人文关怀的媒介,产生感动人心的力量。在那个国家在发展变革、社会转型的时期,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解海龙通过深入生活,切身地体察感受,找到了基层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他的摄影作品成功引起了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1991年一年的时间里,解海龙走过了12个省、28个县、100多所学校,拍摄了70个胶卷,行程两万余里。大别山、太行山、沂蒙山等等他走访的许多革命老区,战争年代那里的人民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热血与生命,但新的时代里那些英烈的后辈却没有条件接受教育。“我是含着眼泪拍下一张张作品的。”解海龙说。采访过程中两次被抢劫的经历更加坚定了他要改变贫困地区儿童教育状况的信念。第一次是解海龙在车站买票时,手里的五十元钱被等候已久的一个青年扯去一半。不依不饶的青年在解海龙进站后还向他讨要五十元的另一半;另一次是在银川的汽车上,五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在半路上拿着刀进行抢劫,一边说帮帮他们,一边拿刀逼着车里的人拿钱。这两次经历深深留在解海龙的记忆中,他说,“像这样的孩子,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文化,该上学的时候不上学才这样,教育真是大问题,你现在不盖学校,以后就要建监狱。”

“解海龙的摄影,从来不是单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微妙感受,而是作为关心他人的工具。镜头的一端,是他要关注的人;另一端,是他的心灵。当他长途奔波,行进在偏乡僻壤的时候,纠结在心的,是校园内外的孩子。为了谁?为了孩子!”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李树峰以质朴的言语对解海龙作品作出评价。解海龙用相机拍下了贫困儿童教育的状况,一幅幅照片诉说着一个个孩童、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地区的故事。不大的磨盘担负着黑板、课桌和板凳的职能,三个学生或跪或趴,正在磨盘上完成老师交代的作业,他们身上的棉衣与远处山坡上的积雪让人感受到此时此地的温度并不高。一个老师,三个学生,一个磨盘,这就是山西省静乐县的“磨盘小学”。大雨倾盆,雨水注入教室,本就老旧的教室更显破落,地面上坑洼泥泞,用来向外淘水的器具还漂浮在积水上,这是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周七家小学师生们的教室。但这一切并未影响到教师授课,学生听讲。毛克凤因为几十元钱的书杂费与父亲发生了争执,细看他们身后的土坯房、破旧的棉被便可以想象,这几十元对这个家庭来说可能真的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这是1991年5月发生在山东省平邑县保太乡的学生毛克凤身上的故事。

解海龙用影像助力公益事业,助推“希望工程”的发展。通过媒体的宣传,主题展览的举办,解海龙拍摄的一张张“大眼睛”,一幅幅真实的乡村学校情景,向海内外的民众传递着贫困地区儿童们“我要上学”的渴望。解海龙的摄影作品中寄寓的人文关怀精神深深地打动着观者,无数人看过之后都想要了解孩子们的情况,为他们募捐,希望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可以得到改善。1992年,解海龙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办了一个大型展览,40张照片一下子就引起了轰动,参观展览的人很多,看完后大家都主动捐款。纪实摄影的真实能量在此展露无遗。“希望工程”计划正是依靠这些影像力量的推动,成为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力的民间公益事业,苏明娟的那双“大眼睛”成为贫困儿童渴盼上学的表征。一张照片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解海龙那极具故事感与生命力的照片帮助大量贫困儿童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以苏明娟、张天义、胡善辉为代表的适龄儿童在得到资助后顺利完成学业,而后在社会的不同岗位尽职尽责,回馈社会。

“不要使摄影艺术只流于表面的虚浮”

30年风雨历程,解海龙始终站在公益事业的前线。在华辰2006年秋季拍卖会上,主办方推出了中国第一个影像艺术拍卖专场,解海龙的作品“大眼睛”以30.8万元创该专场的最高成交价格。这些钱都被解海龙拿去在西藏捐建了“大眼睛”希望小学。2011年解海龙获得新华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举办的“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贡献者奖”,比赛奖励的8000美元被他悉数捐献给了“希望工程”。解海龙说:“以前我是动员别人捐款,现在我有钱了我也要主动捐款,中国的公益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身为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的解海龙,时常下基层为大家分享摄影知识,尽己所能为基层的文化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爱心。解海龙表达出了他对当下摄影现状的担忧。在他看来,当下摄影作品更多的是表现风花雪月,忽视了人性中自然的“真”,所以很缺乏有意境、有思考深度的作品,如何让一幅照片给人以思考,让人们从照片里学会读图,去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这才是摄影工作者们亟待去解决的。作为一名公益摄影人,他希望能多给摄影爱好者们传授自己的经验心得,让他们学会读图并去关注拍摄事物深层的东西,不要使摄影艺术只流于表面的虚浮。

(解海龙/摄影)

解海龙 公益 教育 孩子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