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奖:煤矿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环境分析——以中煤平朔集团为例
——以中煤平朔集团为例
内容提要:煤矿文化是煤炭企业的灵魂,是煤炭企业特有的文化精神,对煤炭企业的影响有着极其深刻和长远的意义,它对于煤炭企业是否能实现长足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中煤平朔集团为例,通过阐述平朔公司30多年来煤矿文化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实际说明在新常态下走转型之路(即实现工业与生态的旅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煤矿文化、煤矿文化艺术、转型发展
煤矿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且系统庞杂,但是,煤矿文化艺术却是其主体,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所以,若想研究煤矿文化,那么煤矿文化艺术则是研究者不可回避的命题。煤矿文化艺术还是煤炭企业对外宣传的最好载体,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它能充分的反映出一个煤炭企业的文化气息与管理理念。
中煤平朔集团作为全国煤炭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在煤炭文化的发展与研究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所以,研究该企业的煤炭文化对于煤炭行业的煤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文化发展现状
中煤平朔集团自1982年建矿至今,在国家领导人的持续关怀和支持下,凝结了几代平朔人辛勤奋斗的汗水,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内,文化艺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一)文化艺术组织机构
随着中煤平朔的发展壮大,企业在文化艺术方面不断提升到新的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平朔文联于1995年10月成立,1996年4月召开了汇集文化创作、书法、美术、摄影、集邮、音乐、戏剧、烹饪、信鸽等九个下属协会的成立大会。截止2014年底,各协会总计发展吸收会员1500多人。文化艺术组织机构的成立,不仅满足了广大的企业职工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文化影响力。截止目前,各协会在全国以及省市参加比赛并获得的奖状不计其数,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二)文化交流
中煤平朔在30年的发展建设中,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人士来访,不仅有王安忆、余秋雨、蒋子龙等文学界知名人士;还有刘芳菲、杨柳等文艺界知名人士。众多名人大家的来访,使平朔职工近距离的感受到了企业文化的魅力,拉近了职工与文化的距离,而频繁的文化交流也为公司文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极佳的机遇,从而逐渐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平朔文化人才辈出,先后有200多人加入市、省和国家级协会,100多人分别出版了书集、画册集、书法集、摄影集以及剪纸集等等。部分艺术人士举办了蛋雕展、根塑展、泥塑展、绘画展等,在文化艺术领域荣获国家级奖项的也不胜枚举。
(三)硬件和载体
朔州体育馆、会展中心、平朔图书馆等文化硬件早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受到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平朔公司从2013年年初开始规划设计博物馆,博物馆由平朔博物馆、地方民俗博物馆、零碳创意馆、露天遗址博物馆、井工遗址博物馆五个展馆组成。目前,平朔博物馆已建成使用,并对外开放。在文化载体方面,已经有《今日平朔》、《平朔科技》、《平朔露矿报》、《平朔老年》等文艺期刊,对宣传企业文化、弘扬企业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中煤平朔自1986年就成立了平朔有线电视台,现在已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全数字、全硬盘、全自动播出系统,肩负着舆论导向和喉舌作用。2008年,公司又建立了企业网站,网站内容及其丰富,大力推进了对外宣传的力度。
(四)文化遗存
平朔露天煤矿开发建设所涉及到的文化遗址主要为汉墓群,平朔矿区和生活区曾经是秦汉以来的古战场,地下埋葬着规模宏大的汉墓群,因而在平朔范围内经过挖掘和保护的汉墓群又称为平朔汉墓群。平朔汉墓群已发掘的汉墓有800多座,出土了诸多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平朔汉墓群的发掘,是我国考古界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汉墓发掘,为我们进行汉代物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完备详实的实物资料,是系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中煤平朔集团的煤矿文化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在国内领先。然而,经过仔细剖析后我们并不难发现,平朔的煤矿文化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于企业的蓬勃发展,并没有发展成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文化产业。
二、煤矿文化发展环境
煤矿文化依托于煤矿企业,即煤矿企业兴,煤矿文化兴。中煤平朔集团的煤矿文化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辉煌成就,完全得益于企业的繁荣。可以说,煤炭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与企业的兴亡息息相关。然而,目前国内煤炭形势较为紧张,煤炭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以下条件的阻碍。
(一)政治环境
在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环境保护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之后,煤炭工业协会约谈14家特大型煤炭企业并要求在下半年减压煤炭产量10%以上。同时,为了促进煤炭的合理回归,特制定了四项措施:一是控制总量;二是降低库存;三是规范煤炭进口;四是建立自律机制。简而言之,国家要控制煤炭的增长量,且对煤炭的质量要求更高。
(二)煤炭经济环境
受国际经济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煤炭市场需求放缓,价格下滑,煤炭产能过剩压力显现。随着新建大矿井投产,以及整顿改造关闭小煤矿工作结束后,再加之国家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对煤炭需求的降低与进口煤炭量持续增加造成的冲击,我国煤炭产能过剩问题将会更加明显。显然,煤炭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形成,而且这种局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基本上可以说会长期存在。供过于求、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近十年来,通过行政手段造成的煤炭有效产能不足的问题将逐步成为常态。持续了近十年的煤炭供不应求的煤炭市场行情将彻底结束。在产能过剩的煤炭大环境下,煤炭行业的有序竞争早已开始,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将逐步到来,煤炭市场不容乐观。
(三)企业内部环境
中煤平朔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拥有了三座露天矿、三座井工矿、六座配套洗选厂、四条铁路运输专线,为国内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企业内部也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然而这些财富的积累,大多数是依托于煤。虽然集团以及公司领导高瞻远瞩,在80年代初提出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非煤产业,譬如厢斗加工中心、油脂化工、机械维修加工、房地产开发等20多个行业。同时提出开展循环经济,即形成一条以煤为基的“黑色”产业链和一条以土地复垦为主线的农—林——牧——药——生态的“绿色”产业链。但是这些产业并没有完全打入国内市场,接受国内市场的考验。大部分非煤产业是作为服务企业内部的部门而存在。所以,虽然中煤平朔产业结构五彩纷呈,但企业发展依靠的主体仍然是煤,其它产业未能给公司创收效益。而完全依赖于企业发展的煤矿文化面临的形势也随之紧张,处于被动的局面。
三、煤矿文化发展方向
煤矿文化根植于企业的蓬勃发展,煤矿文化又作用于企业的前进步代。在当前煤炭市场严峻的环境下,不管煤矿企业还是煤矿文化,只有创新和改革才能渡过难关,才能涅槃重生,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煤矿文化,助推企业转型
现如今,众人对煤矿文化的理解局限在采煤、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之中。平朔公司领导也早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实施了生产经营和环境保护同步实施的循环发展,将露天开采后的矿坑回填绿化,开展养殖业、种植业,但依然存在土地闲置,没有进行开发利用,不发生经济效益的现象。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按照《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国家旅游局实施的旅游综合改革要求,要加大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并使之逐步成为主导产业,推动旅游业与其他关联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平朔公司就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尽可能减少企业负面影响,在战术上响应国家政策,提出转型发展,早作谋划,未雨绸缪,令煤矿文化艺术不只是依赖于煤炭企业,而是能为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2015年平朔公司编制完成《十三五生态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规划建设“国家AAAAA级矿山公园”和“边塞农耕文化产业园”,实现工业与生态的旅游结合。
在“国家AAAAA级矿山公园”中规划建设五大博物馆,宣扬煤矿文化,将博物馆打造成为“改革开放宣传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业历史展现基地、旅游文化示范基地。”目前,公司已建成平朔博物馆,地方民俗馆、零碳创意馆、露天遗址博物馆、井工遗址博物馆也将逐步推进完成。在博物馆周围种植薰衣草、油菜花、白桦林,与已建成的天鹅湾遥相呼应。依据此发展规划思路,发展煤矿文化产业还可以利用排土场的起伏地势,建立滑雪场、跑马场、情人谷、枫叶桥。如此,不仅可以形成国内美丽的旅游风景区,还可以开办婚纱摄影基地和摄影培训基地。此举,不仅能够服务周边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公园观光旅游。
此外,煤矿文化产业还可以通过朔州市建设“绿色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有利契机,结合已建成的300座日光温室和16000平米的智能温室,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文化充分融合,通过创意雕塑、人造景观展现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再推广菌草种植,建立牧场,把原有的中草药种植、生态养殖有机统一,发展菌草下游产业,形成生产、种养、采摘、旅游为一体的创意农耕文化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与生态的旅游结合。
另外,2016年朔州要建成机场、高铁并投入使用。此举,将极大的提高游客前来旅游的便利性,扩大全国客源市场,促进二次消费,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深化煤矿文化艺术活动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浪潮。中煤平朔集团的文化艺术虽然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仍需大力扶持文艺创作,挖掘煤矿工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打造煤矿工人新形象。从细节上深化,不能只局限于形式。
文化艺术活动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能够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和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它能够提高广大职工的素质,增加其幸福感,增加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当下,中煤平朔集团面临的形势严峻,企业要渡过难关,改革固然重要,但是最关键的是要依托于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因此,深化文化艺术活动显得极其重要。
总之,煤矿文化虽然依靠煤矿企业而发展,但在当前新常态的煤炭形势下,还是要努力寻求变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完全受制于企业发展,才能为企业的经济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走出一条铺满鲜花的阳光大道。
参考文献:
[1] 平朔三十年文化卷
[2] 中煤平朔“十三五”生态文化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煤矿文联动态
-
202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煤矿文联走进山西古交市... [详细]
-
1月17日,淮北矿业集团祁南煤矿大礼堂内,中国煤矿... [详细]
- 中国煤炭报:川煤杯2024年“煤炭纪…
- 第六届中国煤矿艺术节“淮北矿业杯…
- 《“特别能战斗”新时代煤矿工人之…
- 煤矿邮协3部作品在中国2024亚洲国…
- 首届产行业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座谈联…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