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杂想
我生在矿工家庭,在矿区长大,所以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认识深刻。小时候父亲常年在井下工作,一到下班时间母亲就在家里等着父亲回来。那时候煤矿很落后,生产基本是靠炸药跟人力。记得七十年代初,常有伤亡事故发生。有一位很年轻的叔叔,跟父亲很熟。他喜欢逗我笑,印象里他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很像现在电视里做牙膏广告的一位演员。有次父亲回家说他出工伤了,冒顶事故砸断了他的双腿。父亲说完沉默了很久,脸色灰灰的没有血色。母亲从此很紧张,一到父亲下班时间就要放下手里的活计静静地等。有时候父亲回来很晚,母亲也要等到父亲回家才能睡下。
由于煤矿事故频繁,父亲的很多同事都辞工回家了。有的工友家在艰苦的山区农村,也选择回乡务农而放弃了危险的铁饭碗。那时候我虽然还年幼,也能感受到这样的心理压力。常有人问起父亲的工作,听说在煤矿下井便不再问了,表情里有很多成分,其中包含着一些同情。
所幸父亲是个聪明人,生性谨慎。在井下工作了半辈子,没有经受太大的危害。唯一的一次,是被砸到了脚。我见到父亲时,他正躺在职工医院里。一只脚上缠满了纱布,用一根布带高高地吊在床头。但父亲情绪很好,他说自己发现险情早,要不是为了挽救工友,他根本连这点伤也不会有。他的脚吊着,在我眼里十分恐怖,而父亲像捡了宝贝一样兴高采烈。在那样一个没有安全意识的时代,父亲应该高兴,他的谨慎挽救了工友也挽救了他自己没有发生更严重的工伤。
成年后,我在一家大型煤炭企业的一个辅助单位就业,离煤矿有很远的距离。单位的一个门卫是个即将退休的老师傅,熟悉后才知道是父亲的工友。于是在工作之余,我们常在一起聊天。老师傅很健谈,很喜欢和我侃过去的一些事情。有一次他很吞吞吐吐地说到了我父亲,虽然我们已经很熟,但说到父亲还是第一次。他用词很委婉,每一句话都经过了仔细掂量。意思是说,父亲本来在单位比较要求进步,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受到重用。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话题,老师傅断断续续重复几次。我听得出来,他并没有把自己真正的意思表达明白。我印象里父亲工作不怎么积极,对前途从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老师傅最后说,都是高产闹的。
回家同父亲说起来这个话题,他没有犹豫就说起了一些事。他说那时候煤矿常搞突击生产。每次放高产,都是野蛮生产,也是事故高发时期。他那位年轻的同事就是在一次放高产时出的事,他的脚被砸。后来我的父亲就有意躲开这样的生产时期,泡病号也要躲。可以想到,他从一个积极上进的培养对象,渐渐变成了泡病号躲工作的后进分子。
有一天,突然想起了铁人王进喜,跳进泥浆池里的镜头。从安全生产的角度看,他应该属于违章作业吧。这样说一位工人的伟大代表显然很荒唐,就是那个时代,要的是那样的精神。铁人精神不朽!现在,父亲已经七十多岁,午后常在小区公园里和一帮老伙计打扑克。看着他们悠然自得的样子,很为他们的井下经历后怕,也为他们的幸福晚年庆幸。
不久前,本人有幸参与了本单位的一个招标活动。经过实地考察,长时间的论证,单位认为招标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虽然前期工作耗费了一定的精力,单位的形势迫切需要大的订单,但仍旧决定放弃该项目的招标活动。看来安全生产已经成为生产活动的首要考量,安全意识融进了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
父亲的时代需要放高产,为了我们今天有条件安全生产。如果我们今天仍旧那样野蛮生产,又怎么对得起铁人们呢!
(作者单位:山东兖矿实业公司)
煤矿文联动态
-
11月19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煤矿文化管理干部和文... [详细]
-
10月18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矿文化艺术... [详细]
- 2024年《阳光》杂志工作会议在泉州…
- 川煤杯2024年“煤炭纪实”报告文学…
- “中国平煤神马杯”第三届全国煤矿…
- “山西焦煤杯”第二届全国煤矿文化…
- 中国煤矿文联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