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为伴
叶嘉莹先生说“我们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死”。我自小就喜欢唐诗宋词,不知为何这般痴迷,正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家里的藏书大多都是古典诗词方面的。晚上在睡觉前,抄起放在枕边的诗书翻上几页,或是在有我之境中徘徊,或是在无我之境中徜徉。当困意袭来合上书关灯酣然入睡。我习惯于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背诵诗词,有时卡壳了便拿处随身携带的书看一看,我的行为招致很多人的不解,以致有人认为我有病,也有人直接问我:“你为什么背诗词,这对你有什么好处?”是啊!我为什么这样逼迫自己呢?我回答不上来。
我没去过江南,但我在诗词里去过。那里永远都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永远都是“杨柳散和风”、永远都是“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我没见到过黄河,但诗词让我看到了“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万里绝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我没游过长江,但诗词让我亲临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当我背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我已站在了泰山顶上;“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已然穿越了时空……。此时,我感到了自己词汇的匮乏,感到了自己语言的苍白,我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描绘出诗词带给我的艺术享受。
我也曾用手机看过电子书,但却没有阅读的快乐。手指只是不断地划抹显示屏,看过的内容不会记得太久,这样的阅读更像是丰盛的菜肴没有添加作料。我还是更喜欢把纸质的诗书捧在手里,让墨香迎面扑来;我享受食指翻动书页的快感,就像音符从琴键上流淌出来。一个人喝酒或许是寂寞,但一个人读书却是在精神上狂欢。
读一首诗词就是和一位古人在交流,诗人的正直滋养了我的品德,诗人的狂傲熏染了我的性格。“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让我懂得了做正确的事不需要作过多的解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让我看到了趋炎附势的可怜与可悲。诗人大多是孤独的,他们所拥有的似乎只有酒和月。在诗里我看到了李白把平仄呕吐在殿阙;杜甫化作一支狼毫蘸酒记录历史;王维在月光下的竹林里抚琴长啸;东坡手持竹杖脚穿芒鞋在泥泞中快步而行……。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不允许他们把才华展现在政治上,“国不幸而诗家幸”。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会作诗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却没有诗人。因为现在是功利社会,功利社会很难出诗人。
诗人的智商很高,但情商更高。“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是分别时的不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是感叹时的惆怅;“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是相思时的坚贞;“日长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是闲逸时的质朴……。与诗词为伴倒不如说是与诗人为伴,读一首诗词有时是与诗人对话,有时是不知不觉的融入到诗人的感情生活。在读元稹的《遣悲怀》三首时我感慨万千:世上竟有这样专情的男人,感情是如此的丰富细腻。当读到“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时仿佛看到了他的鼻翼有些发酸泪水盈在眼眶里;当读到“诚如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时,仿佛看到了他的泪水已经打湿了诗笺;当读到“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时,我的心一紧,眼睛里像是被人揉进了一粒沙子,而此时的诗人定然是掷笔伏案而泣。此时此刻我与诗人的情感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相通。
诗人有时把他们的诗意泼洒在山水田园间,有时把他们的诗情倾泻在亲情友情里。也有诗人借历史反思,令今人读起来更具现实意义。李商隐在他的《咏诗二首》其二中这样写道“运去不逢青海马,力尽难拔蜀山蛇”。“青海马”指的是治理国家的人才,“蜀山蛇”指的是贪腐势力或既得利益者。“运去不逢青海马”一句表面上是说,一个即将崩溃的政权治理国家的人才不会再出现了。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治理国家的人才什么时候都不缺,诗人也不会这样浅显,他是在告诫后人:一个彻底被人民抛弃的政权,人才是不会再为它效力了。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在海外有很多知名的学者和科学家纷纷回国,投入到国家建设上来。“力尽难拔蜀山蛇”一句是诗人在警醒我们,贪腐势力必须尽早清除,如若不然到最后必积重难返,正如黄炎培与毛泽东对话中谈到的那样:“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中国古代每一个封建王朝覆灭莫不如此,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崩溃莫不如此。执政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贪腐势力是自己天然的敌人,放纵他就是在为自己掘墓!
与朋友相聚聊天时,诗词佳句会时不时随口说出,这就是诗词对我的改变。盛夏我背一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消暑;严冬我背一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取暖;参加婚礼我来一句“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为新人祝福……。没有诗意的生活是乏味的、枯燥的、可悲的,在我人生的旅途上诗词不是行李、不是盘缠,它是不可不带上的干粮;在与人相处中诗词不是方法、不是工具,它是由体内散发到体外的友谊气息。有人对我说“诗词没有什么用,它就是水月镜花”我没有反驳他,或许在他看来没有什么用就是不能得到物质方面的回报,但我还是认为水中的月可以澄明我们的双眼,镜中的花不至于弄脏我们的心。
人可为友,诗亦可为友。人可为师,诗亦可为师。
煤矿文联动态
-
11月19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煤矿文化管理干部和文... [详细]
-
10月18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矿文化艺术... [详细]
- 2024年《阳光》杂志工作会议在泉州…
- 川煤杯2024年“煤炭纪实”报告文学…
- “中国平煤神马杯”第三届全国煤矿…
- “山西焦煤杯”第二届全国煤矿文化…
- 中国煤矿文联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