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清汤面——读刘庆邦小说《清汤面》
——读刘庆邦小说《清汤面》
认识刘庆邦老师是在2007年第三期的《小说月报》上。第一次读他的小说,就完全入了迷,刘庆邦的小说写的很有味道。长篇小说写历史,中篇小说写故事,短篇小说写味道。《小说月报》发表的那篇《八月十五月儿圆》短篇小说,是讲述一位农村留守妇女盼望丈夫回家过年的故事。丈夫李春和四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田桂花面子上挂不住。村上流传着一些丈夫不好的谣言。为了让谣言不攻自破,于是田桂花三番五次到村长家给丈夫打电话,说今年春节无论如何也要让丈夫回家过年。丈夫电话那边这个理由那个客观搪塞着,就是不给个明确的答复。这让田桂花很失落。几天过去,突然,丈夫把电话打到村长家,对她说,准备回家过中秋节。这让田桂花喜出望外,等啊等,盼啊盼,八月十四终于将丈夫盼回来了。然而丈夫不是一个人回来,还多带了一个人。这个节外生枝让田桂花很尴尬很愤怒却又不能表现出来……
刘庆邦的这篇小说故事情节不复杂,可以说很简单,却被刘庆邦写很真实,特别人物心里刻画非常到位精准。读起来特别有味道。我被这篇小说共鸣了,从此迷上了刘庆邦的小说。看了文末的作者简介才知道刘庆邦原来是河南沈丘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1972年,招工进了煤矿,当上了一位采煤工,每天下井挖煤,他不想就这样挖一辈子煤,于是,别人下班喝酒聊天打牌,他躲在宿舍读书学习写作。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从此一发不可收,连续发表的作品,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他被上级领导看中调入矿工报社,当过记者,干过编辑,后来调入北京,成为一名专业作家,现在是中国煤炭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煤炭行业出了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同样身为从事煤炭行业的我,特别关注刘庆邦的小说。我的经历和刘庆邦差不多,同样以前是农民,招工进了煤矿在井下一线挖煤,同样喜欢写小说。不过我没有刘庆邦那么深厚驾驭文字的功力,写出那么多优秀脍炙人口的作品。理所当然继续在井下挖煤,不服不行。我看《清汤面》是在《八月十五月儿圆》之后,那个时候我已经是刘庆邦铁杆粉丝,他的作品我几乎都读过,如《玉米》《鞋》《神木》等。
读罢小说《清汤面》掩卷而思,短短的五千字的文章。却韵味悠长,心底涌起阵阵暖流。小说三个人物,一个事件。通过刘庆邦精心编排,小说满满的正能量,且非常有味道。如果换个人写很可能会写成为一篇好人好事的通讯报道。不得不佩服刘庆邦的高明,不愧是短篇小说之王。
这篇小说以向秀玉、喜莲和杨旗三人,围绕一碗清汤面构成一个完整、柔美的故事,其对心理、细节的入微描写及细腻、朴实的叙事语言,让人看到生命在承受苦难过程中依然会欢乐地生长和开放。主要是写矿工遗属向秀玉和女儿喜莲的故事。
向秀玉就是一位在装煤楼拣矸石的女工。她头上包着方巾,嘴上戴着天蓝色的口罩,脸上只露出一双眼睛。向秀玉的目光是锐利的,对矸石零容忍,伪装再好的矸石都别想逃过她的目光。对拣矸石这个活儿,她早就有了心得。煤是亮的,晶面闪耀着熠熠的微光。矸石是乌涂的黑灰色,暗淡无光。块状的物质从面前的皮带上流过,她目光一扫,就把隐藏在煤块中的矸石捕捉到了。煤是轻的,矸石是重的,哪怕向秀玉闭上眼睛,只用手稍一衡量,就可以分清哪是煤,哪是矸石。有了心得还不够,向秀玉还做到了全神贯注,眼疾手快。心无二用,眼无二用,手无二用,倘若稍一走神儿,矸石就有可能从眼前溜走。上班期间,向秀玉心在眼上,眼在手上,心到眼到,眼到手到,称得上是一个敬业称职的拣矸工。这段描写非常细腻传神。足见刘庆邦对煤矿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观察力。虽然我在煤矿工作生活了近三十年,对于这样的描写我是写不出来的,很惭愧。
向秀玉的男人在井下一场事故中离去。矿上照顾她们母女,安排向秀玉在矿上选矸楼捡矸石。由于向秀玉每天在捡矸楼上班,无暇照顾女儿吃午饭。于是早晨给女儿三元钱让她中午去杨阿姨家小面馆吃清汤面。吃过面,杨阿姨坚决不收钱。晚上回家喜莲把不收钱的事情向母亲讲了。向秀玉告诉喜莲,让她明天吃饭一定把钱补上,如果不收,以后就不去那里吃饭。喜莲把母亲的话传给杨旗阿姨,杨阿姨收了钱,但是碗里多卧了个荷包蛋。杨阿姨这样的做法,让母女很为难,最后母女俩商量不去杨阿姨家吃了。杨旗发现喜莲连着几天没有过来吃饭,便找上门,一打听,才知道了原委,于是动情地述说了自己男人井下出事故以后,矿工兄弟为了照顾他的生意,每天到她店里来吃饭,有人竟然给100元吃一碗清汤面。这些事情让她们感激不已。
《清汤面》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看似简单,里面却蕴含着满满的人间真情。刘庆邦说,思想的力量大于情感的力量,不能使我感动。只有以情才能打动读者的心,刘庆邦是这样说的同样也是这样做的,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是用情去感动人。读者会跟着情节的变化而时悲时喜,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和人格魅力。小说明暗两个主题,一是两个失去男人的女人,她们不仅温柔善良却不失自立自强。还有一个暗线就是警醒那些违章蛮干矿工,煤矿井下工作来不得丝毫的马虎或心存侥幸。一旦酿成事故,妻儿老小便失去靠山,无依无靠。遵章守纪按照操作才是唯一的幸福,愿千千万万的矿工兄弟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小说以朴实简单的生活细节与细致入微的文学描写展现了美好醇厚的人性,刘庆邦小说注重人性温暖和美丽,充分展现尊严人性、美丽人性和温暖人性。喜欢刘庆邦的小说同样喜欢他的人,因为他给我们读者带来一篇又一篇震撼心灵的优秀作品。刘庆邦的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心理描写,没有30年以上阅历社会的人,是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的。刘庆邦的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丰满。说不定哪天,刘庆邦一不留神也捧个诺贝尔文学奖回来,这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已经具备这个实力。
煤矿文联动态
-
11月19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煤矿文化管理干部和文... [详细]
-
10月18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矿文化艺术... [详细]
- 2024年《阳光》杂志工作会议在泉州…
- 川煤杯2024年“煤炭纪实”报告文学…
- “中国平煤神马杯”第三届全国煤矿…
- “山西焦煤杯”第二届全国煤矿文化…
- 中国煤矿文联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