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中华文化力量 继承创新经世致用——读《习近平用典》有感
——读《习近平用典》有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史书典籍则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历史是一面镜子,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古人留存下来的文化宝库,至今依然启迪我们的智慧。
近日,有幸阅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一书,全书由敬民、为政、立德、修身、笃行、劝学、任贤、天下、廉政等13个篇章组成,汇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章中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每则典故,采用解读、释义结合,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引用典故追根溯源的同时,并究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通读全书,有种豁然开朗之感,书中的古典名句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一个政治家在经历了时光流逝之后的宁静和睿智。
敬民爱民,本固邦宁。全书将敬民、为政篇放在首要位置,习总书记履新之始就将“人民”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可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被放在何等重要的位置。习总书记引用《史记》中的典故强调要“以民情为镜”,借由明代名臣于谦《咏煤炭》中的诗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抒发了自己为民效力的愿望,引用“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推崇基层干部时刻关心百姓的冷暖安危,通过《管子》中的典故道出民心与执政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习总书记通过引用古典诗文名句,谈安危、论治乱、道时机、讲大局、明根本、抓重点,习总书记不仅在践行经典,也不忘用经典警示领导干部要保持忧患意识、底线思维,未雨绸缪,打破思维定势,告诫大家要察民之疾苦、去民之患、解民之忧、做利民之事、去利民之病,这样才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在新时期重叙鱼水情谊。
乐学致用,知行合一。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习总书记也从四个不同层面强调过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传承,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我们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通过研读传统文化典籍,固本培元,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并且能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真正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整肃吏治,体用兼备。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充分体现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展现了鲜明的“习式风格”。书中通过立德、修身、笃行、廉政篇引用韩非子、管子、司马光、苏轼、李商隐、顾炎武、曾国藩等人的经典名句,告诫领导干部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要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实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固守内心那一方净土。
交流互鉴,继承创新。“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到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正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行大国外交。“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成果,通过文化交流互鉴,博采众长,人类思想文化才更加姹紫嫣红,也只有认识到差别,才能真正尊重他人、坚持自己。“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改革环境更加复杂,发展任务更加艰巨,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驱动。习总书记在与青年座谈、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等多个场合引用《礼记》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古语,正是表明求变化、求发展、求进步的决心。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也将牢记习总书记引用的“不日新者必日退”这句古语,吐故纳新,与时俱进。
习总书记多次倡导: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用典》中对经典名句信手拈来、自如运用,其实正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生动示范。作为普通读者,通读全书,我们不只是要记住几句名言、了解几个典故,更应向习总书记那样,由此汲取中华文化中的丰富养分,不忘历史,以经典为指引,继承创新,为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接力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煤矿文联动态
-
202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煤矿文联走进山西古交市... [详细]
-
【广泛深入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2024年元旦、... [详细]
- 中国煤矿文联“万福迎春”文艺志愿…
- 中国煤炭报:川煤杯2024年“煤炭纪…
- 第六届中国煤矿艺术节“淮北矿业杯…
- 《“特别能战斗”新时代煤矿工人之…
- 煤矿邮协3部作品在中国2024亚洲国…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